招聘时某些公司的一些套路

在求职之路上,你被招聘方的哪种套路套住过?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6011554

@不行

毕业实习阶段找了好几份实习工作的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下面为大家总结几种常见面试套路

1. 借鸡下蛋

多见于创作岗位,策划文案居多你来了先试岗,七天不合适我们就拜拜,且没有一分钱工资

当然,撑过七天你也不会迎来曙光,往往你提的每一个创意,每一个方案都会被毙掉,等你走了,人家随便改改就是一套方案~你去主张权益的时候劳动监管看你为了不到一周的工资来找,都不建议你投诉。

类似的也有资料收集整理类的简单工作,直接上岗无需培训,一周工作从入职到离职,轻松愉快加班加点忙这个项目,结果对方只是临时缺人,最后随便找个理由把你辞了。

这类行径多见于小厂,气度小规模小 没钱,也不想掏钱,给你这几天的工资都算是好的了~

2. 期望薪资

这是求职圈最大的陷阱问题。没有之一

作为一个正常人 薪资无疑是越高越好,你能给到10000别给5000,期望薪资实际上就是问你一个最低价。反正我是给到你了可接受范围了,你不来还说薪资低就是你的事情了。

期望薪资其实完全不是个人能够完全控制的,要根据城市消费,所处领域,工作经历多方位评定的

作者刚来北京时,第一家公司就问我期望薪资是多少 我一度不知如何回答,但我还是硬着头皮这样说的:

我没有在北京生活工作过,不了解北京的薪资水平如何,也不了解物价,食宿如何,所以不能给出我的期望薪资,作为薪资来讲我觉得至少应该能够满足我的日常开销才是最基本的。

我觉得回答的没什么问题,也是真实情况,但对方依旧坚持要问我期望薪资是多少……我最终给了7k的定价,没想到这家公司很中意我,与我联系多次希望以5k聘用我……后来我表示已经了解北京基本生活工资后,对方才对我逐渐失去兴趣,呵,这就是企业。

当然也有的公司hr是个老狐狸,直接问我上家公司给我的报价多少,听的我觉得一阵恶心。完全没有在这工作的欲望,直接回:和您发布的招聘信息的工资比例一样(变相指责他发布的招聘信息待遇虚高)反正我也不想在这干

3. 弥天大饼+能者多劳

同样是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一家旅行社招聘广告文案。我去面试,对方的需求和待遇让我不禁好奇,我面试的岗位是什么(゚o゚;

要求:会修电脑,装系统,打印材料,基本的文案技能,对旅游信息的描写(无实景写作)

我直接一阵懵,文案的职业技能还包括重做系统吗?

待遇工资一般般不说,没有五险一金,在北京这可不太行,于是对方露出来杀招:我们虽然没有五险一金,但是年终奖价值12万,公司超过一半人都会有。

我的内心:12万年终奖?有点意思,你继续。

我们年终奖是价值12万的南极旅游活动,为期22天,春节期间启航,公司一半人都会参与……

我当时的表情L(・o・)」可以请你愉快的去死吗?


大学生毕业要注意的招聘陷阱都有什么?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354948

圆君

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

(重要的话说三遍!)

作为18年正式离开校园的信管小菜鸟,本人对互联网行业始终怀揣着崇高的热情,一直处于和培训机构斗智斗勇的最前线。到了现在,几乎能够做到看到招聘的标题或者地理位置就能断定该公司是不是培训机构(注意,此处仅针对于计算机行业培训机构!)。

辨别一家公司是否是培训机构的方法如下:

1.标题中带有薪资字样以及各种福利待遇字样的如:UI设计师4k+五险双休

就个人经验而言,但凡是正儿八经招聘的公司都不会把薪资和福利赤裸裸地当做标题的。想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可不就是吸引那些刚出校门急于找工作又不想受苦的天真学生,许多大学生找工作的方法都是直接输入意向岗位的名称,然后一眼扫过去,哪个看着吸引人就点哪个。这时候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这种开门见山式的“岗位”了,培训机构正是抓住了大学毕业生的这种胆怯的心理,坑了无数小青年。

2.标题为岗位+实习生/助理字样的,如:UI设计实习生/助理

img

这样的标题看着是不是很吸引人?和上面一点类似,大学生缺的是什么,经验(自问自答了hhh)!许多大学生刚走出校门一般都更倾向于投递实习生的岗位,培训机构当然也了解这点,你看,不仅注明了实习生(不需要工作经验的那种哦~),还给出了一个在当地算是不错的薪资(答主身在二三线小城),你不上当谁上当。当然,仅这一点作为对培训机构的判断依据是不够可靠的,甚至不如第一条可靠,因此,这条可以作为辅助依据。

3.招聘要求为无工作经验且学历要求为:高中/中专/大专

img

这里答主所要陈述的观点可能会涉及到学历歧视这个问题,但是抱歉,这点的确是绕不开的,并且以下陈述均为客观事实。

首先,无工作经验这一点要求就足以让许多人欣喜若狂了,再加上学历要求又挺低,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时机到了。我本人甚至见过招初中学历学生的计算机培训机构,这里我就想说一句了:初中毕业的水平,您确定能教得好吗?也许是前些年互联网行业的大爆发让许多人都觉得这是个来钱快,准入门槛低的行业,但事实呢,进去以后能混多久?学历水平的差距,也基本上能代表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差距,恕我直言:那些为初中学历的人提供培训的机构就是在画大饼骗钱,毫无良心的骗钱!对于低学历者而言,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高薪的光明道路,但所谓的培训机构真的有能力为你构建起一个那么抽象的网络世界吗?白白在培训机构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人并不在少数。

4.职位信息中基本没什么技术方面要求

img

有些人看到这一点,可能就要说了:这不是一件好事吗?是,当然是好事,不乏有一些公司确实是会招一些态度端正,做事麻利的实习生,但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对技术多多少少都是有点要求的,哪怕你是进去打杂的。

许多培训机构的职位信息中都会出现以下几点:

  • 大学专业计算机相关
  • 热爱计算机,懂点计算机操作
  • 热爱学习,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 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乍一看挺正常,实际上看多了就会发现,培训机构的招聘信息中这些东西出现得非常频繁,我有思考过为什么,可能是因为这几条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对得上(或者说自认为对得上)。

下面是比较正常的招聘信息:

img

对比一下自然能看出谁是弄虚作假。

下面重点来了,来了,来了!!!

5.查看该公司正在招聘的全部职位

img

如图所示,问题非常明显:

  • 职位标题大同小异:岗位名称+实习生/助理+五险一金+双休
  • 所有岗位,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完全一致:无工作经验,大专
  • 薪资太过固定
  • 所有招聘信息都是在同一天发布

同时具备了以上特点的公司,你很难说它不是一家培训机构,如果其他条件都无法让你确定的话,那么加上这一条,基本可以帮助你过滤掉百分之九十的培训机构了。即便不是培训机构,那么这样的公司我也不建议大家过去,为什么呢?第一,大量招人,而且是招实习生,不是钱多没处花就是人员流动太厉害;第二,任何一家公司对于员工的学历都是有一定追求的,如果它只招大专生,可见这家公司的上层不太追求进步;第三,薪资范围太小且低,这个就不用说了,谁不想拿高薪,一般企业给出的薪资范围是比较大的。综上,无论是不是培训机构,这样的公司都不值得去。

6.公司地址在繁华地段

这一条可以作为辅助判断依据,一般来说,互联网企业大多在各地的高新区或者高新产业园等地,小点的创业公司一般在创新创业产业园,这些地方的共同特点就是一个字:偏!想想啊,人家做互联网开公司租办公楼,繁华地段的租金,一般公司可承受不起,又不是做金融保险行业的,地方够大环境够好就行,怎么偏都没关系。而很多培训机构都会将公司地址设在非常繁华的地段,便于吸引人群,与此同时,高额的租金哪里来,羊毛出在羊身上。

综上所述,大学生刚出校门极易踏入培训机构的骗局,要是正儿八经的培训机构倒也无妨,关键是很多机构打着公司招聘的名义,实则招学生进行收费培训。需求决定市场,这种现象的确很难杜绝,但是对于许多不想踩坑的小伙伴来说,还学会自己识别培训机构的套路比较好。上面所列举的几条,可以综合起来帮助大家进行判断。

@派派派派 2019-08-09
为什么这种招聘骗子大多数都是搞设计的呢,我刚毕业出来找工作,连续碰到两次这样的了!

@圆君 (作者) 回复派派 2019-09-25
抱歉,才看到你的回复。个人看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非常直观:现在互联网行业相当吃香,很多人想进,但是没有门路,只能求助于培训机构。但是对于许多小型机构来说,人力和能力上的限制并不足以让他们开展java/php/c++等培训,恕我直言,互联网行业中,设计相对算是简单的,因此做设计培训小型机构就会很多。具体体现在:找工作时,会看到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会定期发布大量的web前端/美工招聘信息,这种公司要注意甄别。可以到本地论坛贴吧搜索关键字,在天眼查搜索该公司,还可以在裁判文书网搜索是否有不良行为记录。


@海尔创吧

又是一年的毕业季,准大学毕业生们在繁忙而又充实的求职过程中,要考虑招聘陷阱的问题。莫要被骗子利用了求职心切的心理,踩了不该踩的坑。

那么,大学生们要注意的应聘陷阱都有哪些呢?今天简单给大家做个小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不符合实际的待遇,小心有坑

最常见的骗子套路之一,就是用不符实际的待遇,将薪资福利夸大来吸引求职者。看起来诱惑力十足,实际上却是骗工骗钱,甚至骗入传销团伙。这种陷阱一般没有了解过市场行情的职场小白会都会比较容易入坑。因此,在应聘之前,如果看到特别不符合实际的招聘福利,千万要在心里敲响警钟,最好要问问师兄师姐啦。

二、未入职先交钱,慎重!

有的单位求职面试后,招工企业以保证金、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向毕业生收取钱款,又或者是中介要收取中介费。这时候,有经验的“老油条”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而大学毕业生就要注意了,一定要捂好自己的钱包,正经的工作不需要提前收费,尤其是数额巨大的!

三、招聘会中的企业,不是全都可信

准毕业生往往会通过招聘会求职,但需要向各位提醒的是,千万别对招聘会的企业带有“滤镜”,还是需要提前多了解企业的背景再去求职。一般来说,网上资料信息不全、查无此企的企业,就更要小心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更建议找靠谱的大企业。

四、谨防“霸王合同”、不平等就业协议

很多毕业生求职心切,因此当offer一拿到,高高兴兴去签合同的时候,往往会不注意看合同细节,从而损害自身利益。因此,签合同或就业协议时,一定要慎防无保障协议、死协议、卖身协议等不平等协议,谨防“霸王合同”、无效合同。

发表评论